点击数:126发布时间:2014-10-31
曾经,我工作过的公司组织同事们去了一趟当地的儿童福利院,很多同事看望了那些可爱的智障、残障儿童都不禁落泪。有同事提出要领养的想法。四川汶川大地震时,看到灾区那些失去家园失去全部亲人的小孩,我也不禁落泪,当时年轻的我尽管还未成家,却也有领养孤儿的想法。
我为我的同事还有自己有这份悲天悯人之心而宽慰。我知道,尽管那些智障、残障儿童还有地震中的孤儿也许根本就不需要这份同情,他们需要的是得到社会的尊重和人间的关爱。不过,我们必须承认自己是因为同情而落的泪!倒不是说人有同情心好不好,有同情心当然好。只不过同情离开了行动的关爱,就像打雷不下雨,不去说它了。
要说的是,我们为什么会同情,那是因为有比较:福利院的儿童和地震后的孤儿与其他幸福的小朋友比,他们是不幸的。其实比较是智力正常人的一种天性,无论是在物质上还是在精神上,生活中每个人时常处在一种比较的心态里,只是比较的对象和事物在不停的发生变化。比较的目的都是为了区分得与失,通过比较,得与失会被量化或者是会被定性。小孩子间会比较玩具的多与少,好与坏,会比较食品好吃与不好吃,会拿自己的父母与别人的父母去比较,等等。大人除了跟他人会比较还会同自己进行比较。跟自己比较更多的是表现在时间上的差异,比如自己以前怎样,现在又是怎样。企业间行业间甚至国与国之间也会有比较,只不过是由关心和关注它的人去比较而已。我敢大胆地说,国家主席也经常在比较很多国家为什么比我们要富、要发达!
有比较就会有差异,有差异就会寻求某种平衡,不平衡的两端都会有触动。于是,得失心态就会影响或是决定甚至是主宰我们的行为。于是,不和平而为了和平会选择战争或和解;落后了为了先进会选择努力和拼搏;弱想强就会选择借鉴与竞争;失去了而为了得到或者是弥补就会选择付出或投入。
不过,人往往都在失或失去的情况下会去比较,在得或者得到的情况下很少有人去比较。吃亏了想占便宜,穷嫉富,贵嫌贫,得到了还想要得更多,得意了笑失意,强了就欺弱,这些现象时常可见,惟其自己没有发现,就像有人笑傻瓜,其实傻瓜也在笑,傻瓜在笑他!
说得失,贵在会比较,有比较贵于会平衡。平衡在于心态,如果没有健康的心态请尽量减少比较!
(集团品牌文化部 方文军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