点击数:30发布时间:2025-01-16
南昌现代外国语学校素来重视学生的劳动教育,积极探索劳动教育新模式,多方开发劳动教育资源,让学生动手实践、出力流汗,接受锻炼、磨炼意志,培养学生正确劳动价值观和良好劳动品质。
触摸非遗文化
为提高孩子们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,南昌现代外国语学校小学部五年级3班举办了一场热闹非凡的“小小中国结 匠心大创造”活动,通过手工制作中国结,让家长和孩子们共同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,培养孩子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热爱和尊重。
活动开始之前,班主任老师向大家细致科普了释迦结知识。接下来就是制作环节了,经过一个多小时的通力合作,一个个五颜六色的释迦结诞生在小朋友的手中,孩子们心里都乐开了花。
“天大地大,我妈最大;我随我妈,貌美如花!哇塞——”这是在劳动课堂上同学们完成了“唐代簪花送妈妈”制作活动后高呼的一句口号。唐代簪花制作也是非遗项目,学校经常组织学生开展簪花制作活动。妈妈们带着孩子亲手制作的簪花,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意:“今天的活动既加深了孩子们对非遗传统习俗的认知,也锻炼了他们的动手能力!”
牵手手工制作
剪纸艺术是中国最古老的民间艺术一种,南昌现代外国语学校常年坚持开展剪纸教学。孩子们把一张正方形大纸斜着放,然后向上对折,折成一个大大的三角形,再重复对折一遍,然后用剪刀展示自己的手艺。有的学生不画线的“盲剪”,这边剪一个圆弧,那边剪几个三角形,一把剪刀一张纸,千剪不断,线线相连,层出不穷的造型在心灵手巧间细腻地刻画显现。既展示了孩子们的想象力、创造力,又让他们体会了中国剪纸艺术的博大精深。
劳动一旦与手工制作紧密结合,就能够焕发出传统文化的灿烂光辉。“有趣的传声筒”制作活动,在老师的指导下,学生把两个纸杯用一根“线”连起来,奇迹就出现了,能够传送声音。“哇塞——太奇妙了!”孩子们兴奋叫起来了。“我是劳动小能手”等制作活动,为孩子们的校园生活增添了快乐。“把我的love藏在花里”鲜花制作活动,爱护树木标识牌活动,手工制作与劳动深入融合,与德育无缝对接。
舌尖上的劳动课
青团是一种以糯米制成的中国传统美食,它的外观呈圆形青绿色,口感软糯香甜,具有浓厚文化内涵的食物,传承着清明文化的记忆。
学校的老师细心地向孩子们传授这一传统技艺。跟随着老师的讲解演示,孩子们把馅料切块、揉捏、包团,不一会儿,一个个青绿色的大圆青团就成型了。孩子们品尝着自己亲手做的青团,甜在嘴里,更甜在心里。
学校通过将劳动教育与中华传统美食制作相结合,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,体验劳动带来的成就感。“我们一起包寿司”、手包饺子、小手剥毛豆……美食制作活动好戏连台,成为学校劳动教育的一抹亮色。
投稿人:雷杰能
投稿单位:集团院校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