点击数:160发布时间:2023-11-14
初见方晨老师,我感到她是一个优雅的人,神态平静,说话轻声细语,语言简洁有力。与她一番交谈之后,发现她平静的外表之下,涌动着教书育人的澎湃激情,心中燃烧着爱的火焰。
目前,她担任高三年级主任,这是重兵把守的岗位,充分说明了学校对她的信任,也表明她在业务上的出类拔萃。她深感责任重大,“学校把这么重的担子压在我的肩上,我唯有拼命干才能不辜负学校的殷切希望。”她诚恳地说。
心中装着事业
步入高三年级,学生升学压力大,老师同样会感到压力大,所以每个老师都很拼,而方晨总是以冲刺的姿态为教师领跑。
她任教的班级横跨三个层次:衔接班、重点班、励志班,教学进度不一样,用的复习书不一样,所以备课和讲课都要分三个层次进行,工作量比其他老师要大很多。不同的复习书上练习题的难易不一样,有的题目好难,有时候她要花很多时间才能把难题解出来。
“在教学中,我认为最难的是情境教学中的情境设计,利用情境出题更难。”方晨深有感触地说。
高三年级教学,培优治拐是一项重点工作。为此,她经常与学生谈心,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,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、学习习惯、学习方法等,从而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相应的教学与辅导。
培优治拐必须优化备课,功在课前,效在课上,成果巩固在课后培优。备课中,她备好学生、备好教材、备好练习;在作业设计上注重分层,有梯度,选择性布置作业。她经常利用课余时间,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;她广泛联系家长,与科任教师交流互动,形成培优治拐的合力。
有一个女生,高一入校时,中考成绩是比较高的。但她属于“埋头苦干”型的,只顾按自己的方法蛮干,而且妈妈很霸道,孩子的成绩一下跌就暴跳如雷,致使她的学习成绩慢慢滑下来了。方晨邀请语文老师一同去她家里家访,与她妈妈共同探讨教育孩子的方法;方晨引导她改变原来的心态与学习方法,一定要跟着老师走,按老师指引的方向去学习,最终让该生的学习成绩慢慢地好起来了。
从步入教师队伍之日开始,方晨就立志做一个好老师,上好课,所以她在教学上一直都是满腔热忱、精益求精。每天早上6点就赶到学校,然后下到班级去巡查;然后是备课、上课、批改作业,常常是晚上11点离校回家。每天,她的办公桌上都要堆着3大摞作业本,总是忙里偷闲地认真批改作业,同事戏称她每天要搬掉“三座大山”。
心中装着学生
方晨班上有一个学生父母离异,性格乖张,有时候会摔东西以发泄自己的情绪。方晨以妈妈般的温暖教育感化该生,春风化雨似的教育让该生慢慢地变好了。该生的妈妈非常高兴:孩子虽然成绩进步不是很大,以后也许不能考取本科学校,但孩子在待人接物方面真是变化好大,我知足了。
方晨把为学生的人生导航视为自己的责任。她当了一个班的班主任,一有空就会到班上转一转。一次上午放学的时候,方晨来到教室里,看到学生A的课桌上放着一张标示详细地址的路线图,并在图旁边写着:“玩完后记着关机。”方晨估计这是学生A给同桌的学生B绘制的路线图。
学生A和学生B都沉迷于电脑游戏,严重地影响了学习。学生A家长为了他能够有个好的学习成绩,特意在县城买了一套房子,父母仍在乡下居住,致使他非常“自由”,想玩游戏就自由地玩,还很讲义气地让同桌的学生B去他的房子里玩。
学生A由于没有办走读证,中午出不去,而学生B办了走读证,所以他就给学生B绘了一张路线图,教学生B怎样走到他的房子里去玩游戏。方晨马上用微信把路线图发给学生B的妈妈:“你儿子很可能在学生A房间里玩游戏”。学生B的妈妈按图索骥把孩子找到了,对方晨老师既佩服又感激。
学生B原来在“励志班”,学习成绩在班上是数一数二的,后来他妈妈“揠苗助长”,硬要把他转到“衔接班”,致使他成绩一落千丈,于是他就自暴自弃,沉迷于游戏之中。方晨借此机会与他妈妈共同商量对策,终于让这迷途的羔羊走出了人生的泥潭。
高三的学生升学压力大,从而一些学生有一些不正常的行为。一个学生要选择考艺术生,家长坚决反对,并怀疑是方晨暗中唆使的,该生情绪激动突然想自杀。方晨耐心地向家长做好说服解释工作,还带该生去校外的餐馆吃饭,与该生谈心,让该生的情绪慢慢稳定下来,化解了心头的冰块。
方晨总是这样用心用情为学生的人生导航,因为她心中时时燃烧着对学生爱的熊熊烈焰。
投稿人:雷杰能、汪梦清、徐悦
投稿单位:集团资源运营中心